“快递实名制”日前正式施行,从施行首个星期各地反馈的信息来看,新规执行上并不如想象中那样整齐划一。
实名制度的宽严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快递员的履职程度。严格者,有消息称快递员过于较真,以致与客户间发生冲突;马虎者,虽挂着实名制的标牌,却对证件出示、物件验视并无强制要求,打火机、酒精等特殊物品甚至未获检查“成功”发货。
当然,这仅仅是实名制首日的情况,未必能详尽呈现全貌,不过,由此观之,可以确定的是,实名制的全面推行需要更长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既是机制健全完善的过程,也是人们对快递实名本身理解和适应的过程。
相比之前,“快递实名制”的实施可以说是快递行业自身的一次全面升级,而这种升级本身又和快递行业的发展紧密联系。
互联网消费热潮的掀起,越来越多的个人参与到以快递业为基础的“远程交易”。而快递,成为联系“虚拟”消费和实体购买间的重要纽带。
越来越多的个体通过快递系统收发物件,也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信息、物品挤入了快递系统。一方面,快递业有了蓬勃的发展;另一方面,无论是信息意义,还是物件累计意义上的膨胀,必然伴随着对这些信息、物件妥善管理的问题,以及物体在不同空间移动所涉及的安全问题。简单说来,就是外界所关心的个人信息隐私、投递物品的安全保障、物件投递过程中丢失损害赔偿等问题。
进一步来看,快递业的壮大伴随着其应付责任的壮大,以及其对自身安全保障能力的必然升级。而实名制的初衷,更多地也是保障升级的一部分。本质上,它对快递业自身,以及所有参与投递行为的个人来说都是有益的。
然而,以保障升级为出发点的实名制当下面临的最大困扰,恐怕却在于一些人对私人信息会否就此泄露的不安。一如眼下执行实名制上的各有松严,已有的包括隐私保障在内的快递安全升级主要集中在企业、行业制度的自我完善、监控,对从业者履职能力的业内培训。对于一个新兴发展的行业来说,这是行业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也需要给予更多的时间和耐心。然而,从快递行业安全的宏观层面来看,维护行业良性发展的机制肯定又不能单靠行业内的自淘汰,加强和健全国家层面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建设,也该是快递业升级的题中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