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坚决不上市的顺丰开启了上市程序,只有一种可能:它在长期发展的路上遇到了阻力,并且需要资本市场去解决这个问题。而顺丰近几年在几个新业务上的转型并不成功,面对内忧外患,顺丰希望借助资资本力量脱困。曾经坚决不上市的顺丰也要玩资本,王卫到底遇到了哪些压力?
虽然主流快递巨头大多缘起于“桐庐帮”,每家公司的创始人背后都有着错综复杂的“裙带关系”,但这并不妨碍各家在业务层面竞争到白热化的快递巨头们,将战火烧向资本市场。
2015年至2016年的快递似乎掀起了上市狂潮,申通、圆通明确要借壳上市外,中通、百世汇通、全峰等多家主流快递企业也在默默谋划。
2015年4月,媒体报道称,中通拟融资10亿美元。中通高管确认融资消息并称上市进程早已在内部启动,预计未来两年上市。
2015年9月,全峰副总裁刘伟公开向媒体表示,全峰将在2016年于新三板挂牌。
2015年12月,申通公开借壳计划,谋求通过借壳上市的方式抢夺A股市场上的“快递第一股”称号。
百世物流则预计2017年-2018年在美国或者香港上市,估值27亿美元。
2016年2月19日,快递业最受资本期待的顺丰发出了拟在国内证券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公告。消息一出,四方震动。
这种震动不仅仅是因为顺丰一直以来备受资本追捧,更是因为此前顺丰一直坚持不上市。
顺丰老总王卫曾做出这种表述,“上市好处无非是圈钱,获得发展企业所需的资金。我做企业,是想让企业长期地发展,让一批人得到有尊严的生活。上市的话,环境将不一样了,你要为股民负责,你要保证股票不断上涨,利润将成为企业存在的唯一目的。这样,企业将变得很浮躁,和当今社会一样的浮躁。”
顺丰的这一转变令行业始料未及,但又合乎情理,在所有对手都在谋求上市,企图用资本手段展开扩张的时候,顺丰正在遭遇压力。
顺丰传统的优势是快、体验好,但顺丰的对手纷纷启动融资,大肆购买物流设备,同样谋求快、体验好。顺丰此时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
外界解读称,此前对上市绝口不提的顺丰开启了上市程序,突然上市的动机只有一种可能:它在长期发展的路上遇到了阻力,并且需要资本市场去解决这个问题。而顺丰近几年在几个新业务上的转型并不成功,面对内忧外患,顺丰希望借助资本力量脱困。
其实,顺丰谋求上市的背后,很难用“顺风希望借助资本脱困”这一句话概括表述。这背后有着顺丰重重的考量。
首先是对于原有优势的巩固。
2013年,顺丰副总裁王立顺曾对媒体表示,“融入的资金将深入顺丰核心资源,进一步夯实和强化核心资源的力量,如顺丰信息系统、中转环节及航空枢纽等。”对于顺丰而言,这依旧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巩固原有优势,提升用户体验,这是保持竞争优势,拉开其它竞争对手之间的距离的有效手段。
其次遍是扩张现有业务板块。
根据媒体公开报道,顺丰其内部将原有业务板块划分为六大业务事业群进行独立运营——速运事业群、商业事业群、供应链事业群、仓配物流事业群、金融服务事业群、顺丰国际事业群。这些业务涉及广泛,从速递、生鲜电鲜、跨境电商到金融支付再到无人机等。每一个业务板块的背后,都需要资本作为支撑。
据了解,2015年10月,成立不久的深圳智航无人机有限公司对外宣布获得首轮融资,融资来自顺丰集团和北极光创投。此前,顺丰曾和广州极飞科技合作试水无人机送快递。
而在金融支付这个层面上,2015年4月顺丰曾联手中信银行跨界合作,推出共有品牌的“中信顺手付”支付账户、App和中信顺手联名卡等多项服务,试图打通电商链条上的支付环节,要为上游商家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为消费者提供个人零售金融服务,包括信用支付和小额贷款等产品。
顺丰如今的布局无不需要资本在背后作为支撑,上市自然成为了理所当然之举。根据顺丰的说法,顺丰未来将“促进线上线下渠道为主的整合,再加上快递、冷运、金融(等项目的补充),为商家提供一个临近消费者的全面接触点”。
所以,与其说是顺丰希望借助资本力量脱困,倒不如说顺丰是想利用资本展开更大的业务规模,获取更大想象空间。
毕竟,过去那种闷声发大财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复返。未来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对手们都将变得更为凶残。
快递网是国内影响力巨大的快递查询平台之一,第一时间为您提供快递物流等行业资讯。大家可以通过添加微信号"kuaidicom"或查找公众号"快递网"进行关注,也可以扫描二维码快速关注!
Copyright©2014-2024 kuaidi.com 南京追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15019977号-1